前言:此交流会是信达电通规划设计中心组织的设计师对于照明设计、照明行业个人理解和认识的内部分享会,旨在为各公司设计师提供更多思想交流的契机,共同学习,共同提升。本期分享人是上海公司动画设计师胡晓敏,分享主题为《初谈夜景设计师的「视野」》。
正文:
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夜景设计时,往往会从理性的角度对建筑进行研读,从感性的角度去感知体悟建筑的张力、生命力。建筑日间与夜间的形态是不一致的,夜景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照明设计时,要加以修饰建筑本身让人们感知的一面,以理性的技术手法而非抽象的、意象的灯光进行表达。转言之就是通过把感性的内容“翻译”成理性的表达手法,可以让人更易“察觉”或“感知”到其感性的一面,而不是将感性的内容再以抽象的方式或“更加感性”的表达。
或许也有设计师会说,往往在一个项目的设计中,设计师其实无法延用他的感性手法,以灯光的方式彰显,而是较多的以理性的内容去分析、计算亦或其他方式表达,这也不能说是不好的,要取决于建筑本身的特异性。
/拉萨大昭寺夜景提升项目/
而我们往往更要注重自己的内心,要从设计的态度上树立更高的目标,然后再从基础的小事情做起。不能因为感觉自己的力量很薄弱,而不去表达自己的设计观点,以及更多的理性内容会挤压感性的空间,容易将灯光变得生冷、公式化,也有可能会让身处于夜间灯光环境下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距离感。
/义乌苏溪镇夜景照明项目/
灯光是会因为空间变化而变化的产物,因此对于灯光也有四个不同的要素需要注意,其一:灯具的安装位置;其二:灯具的出光方向;其三:配光角度;其四:受光面。
光有互为作用,每一部分光的表达是会对最终的形态产生千丝万缕的影响。行走在夜景设计的道路上,阅历的增加与项目经验的丰富会让设计师受用无穷,我们可能无法永远把持一个绝对居中的立场来调和灯光、建筑、诉求,我们却可以清晰的了解灯光加之建筑上对它的抑或扬的作用。做到知微见著同时又不以偏概全,是我们每一位设计师都要坚持不懈的修习。
全国服务热线